蘭花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,一直以來都是詩人、畫家筆下的創作素材?,F如今,蘭花的應用范圍更加廣泛,大到園林綠化,小到居家裝飾,都能看到蘭花的身影。野生蘭花多叢生于空氣濕度較大,土壤終年濕潤且富含腐殖質,pH值在5~6之間的崇山峻嶺之中或樹木繁茂的山谷溪邊。那么,人工是如何繁育蘭花的呢?人工繁育蘭花的方法有哪些?
人工繁育蘭花的方法主要有:分株法、組培法和播種繁殖三種。下面一一為您介紹其技術特點:
分株法
春秋兩季均可進行,分株前要減少灌水,使盆土較干。出盆時,除去根部舊土,用清水洗凈,晾2、3小時。待根部發白微蔫后,再用鋒利的刀片在假球莖間切割分株,并在切口處涂抹草木灰或硫磺粉防腐。分株好后,即可上盆栽植。
組織培養法
組織培養通常采用蘭花初生莖的頂芽及側芽作外植體。從母株上切下初生莖后,用自來水洗凈,剝去外葉,除去表面水分,用75%酒精浸數秒鐘,再用飽和漂白粉上清液浸10分鐘,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,然后放在消毒濾紙上吸去水分,用解剖刀取芽接種。培養溫度在22~28度之間。接種初期置弱光下,外植體啟動形成原球莖后移入光培養室。成活后,移放在正常光照、溫濕度適宜及通鳳的環境下。
播種繁殖法
蘭花采用常規播種方法是不能萌芽的,需要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,播后才可萌發。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,表面用75%酒精滅菌,在無菌條件下用小刀剖開,取出種子,用細白布包裹,置燒杯中。用10%次氯酸鈉浸泡5-10分鐘,或用飽和漂白粉清液充分浸泡20分鐘,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,播于培養基上。播種后置培養室中,溫度保持22~28度之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