薔薇花
野薔薇性強健、喜光、耐半陰、耐寒、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粘重土中也可正常生長。耐瘠薄,忌低洼積水。 以肥沃、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好。喜光的植物在陽光比較充分的環境中,才能生長正?;蛏L良好,而在陰蔽環境中,生長不正常,甚至死亡。
薔薇花
分株:即是將植物的根、莖基部長出的小分枝與母株相連的地方切斷,然后分別栽植,使之長成獨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。此法簡單易行,成活快。園藝上廣泛應用。
薔薇花
溫度。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~25 ℃C生根最快。溫度過低生根慢,過高則易引起插穗切口腐爛。所以,如果人為控制溫度的條件,一年四季均可扦插。自然條件下,則以春秋兩季溫度為宜。
薔薇花
壓條:壓條是將植物的枝、蔓壓埋于濕潤的基質中,待其生根后與母株割離,形成新植株的方法。成株率高,但繁殖系數小,多在用其他方法繁殖困難,或要繁殖較大的新株時采用。壓條是對植物進行人工無性繁殖(營養繁殖)的一種方法。與嫁接不同,枝條保持原樣,即不脫離母株,將其一部分埋于土中,待其生根后再與母株斷開。
盆栽薔薇通常當年11月或第2年3-4月份上盆,栽培容器宜大一些,便于根系伸展,移栽時先將根系稍作整理而后定植,定植深度宜淺,根莖部留出土面,而后澆足水。
春季長出新芽后作適當疏芽,疏掉發育不良或過密的芽,保留健壯芽。整枝、整形一年中至少進行2次。第1次在春、夏花結束以后,大約在7-8月。第2次是在秋花后的12月或次年的3月。疏枝的原則:去弱、病枝,留強、健枝,去密成稀,使留存的枝條分布均勻,占有合理的空間。剪梢:盆栽薔薇花后需剪梢,通常留15-20厘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