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音竹
葉子發黃的原因:
旱黃:葉梢或者邊緣發枯發干,缺水之葉的黃與水多的黃不同,其是老葉從上往下枯黃脫落,而新生的葉子確是正常的。我們應在澆水的時候注意澆足并且澆透便好。
水黃:老葉沒有變化,而嫩葉則是無光澤以及暗黃,新長出來的梢萎縮不長,而其枝干則是黃綠細小,當出現這種的情況時則是表明我們的水澆的過多,應置于通風陰涼處等其自吹干后在裝回盆中。
觀音竹
缺光黃:其現象是整株的葉片變黃并且相繼的脫落,這是由于葉片長時間的得不到足夠的陽光照射,從而使得葉綠素不能形成,長時間的處于隱蔽的環境而造成,需補充光照從而來避免此病。
肥黃:導致這種情況發生是因為施肥濃度過大或者過多而引起的,應立即停止施肥,如太過于嚴重,我們則可以用大量的清水對其進行清洗,此表現出來的現象是新葉頂尖出現干褐色,通常葉面肥后且凹凸不舒展,老的葉片焦黃并且脫落。
剪根黃:在冬天要特別的注意,這種現象多發生,不要將其根剪掉,這樣會造成無法吸收水份,以至于葉子自然而然就黃了。
養殖觀音竹,應注意的小常識:
1、用水:當我們是用水來進行觀音竹的養殖時,在換水時應加三分之二的水,保留其三分之一的水,不要把所有的水都倒掉。
2、放水深度:放水不應放的太深,只需要二分之一的或者三分之五的水就可以了,建議我們用透明的花瓶來進行觀音竹的養殖,這樣就可以知道水的高度,觀察到根的生長的情況。
3、剝葉子:在我們入瓶前應將葉子剝至瓶口的位置,同時的還要把依附在莖干上的葉片也剝掉,直至看到一圈一圈的竹節露出來即可,不是說將葉片摘掉或者剪掉。當我們看見青黃色的肌膚可以說是剝干凈了,這樣就可以避免在以后進行換水時,水就不會容易發臭了,同時莖干也不會有那種滑滑的感覺,在葉片剝干凈之后,可以用刀將基部切成斜口,以利于其水分和養分的吸收。